攘外必先安内,内部问题操心操肺,而孙刘皆为人杰非一时能攘除。 曹操 在这三人中年纪最大,就算天假以年,只怕他无心也无力统一了。 曹操(资料图)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,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...
奇闻指数:6067点击查看全文 >
大将军霍光为何三代不倒 文/神龙跨三江 霍光,字子孟,大约生于汉武帝元光年间,卒于汉宣帝地节二年(前68年),汉族,系河东平阳(今山西临汾市)人,是汉昭帝的辅政大臣。他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达20余年,为...
奇闻指数:762点击查看全文 >
阿斗,蜀汉后主刘禅,三国时期蜀国第二代核心。虽然在位41年,可一直没有发明创造属于自己的理论、思想或者观念,特别是蜀国被魏国灭亡之后,一国之君居然心甘情愿接受魏主安乐公的册封,留下了此间乐,不...
奇闻指数:1346点击查看全文 >
伶人讽政的自由度 发于今日《华商报》 吴钩 一个王朝的政治是否开明、宽容,我觉得可以从一些细节上去评判,比如看看当时的文娱节目在讽刺什么,是敢讥讽达官权贵,还是只敢嘲弄底层人群、弱势群体。我们都...
奇闻指数:510点击查看全文 >
首先来看一下《明实录》关于应州大捷的记载,其实记录已经相当详细。 丁未,上亲督诸军御虏于应州,虏遁,驾还驻大同左卫城。 这一段是一个总结,下面所讲的就是详细经过。 先是虏五万余骑营玉林将入寇。...
奇闻指数:1440点击查看全文 >
范仲淹担任边帅的时候,手下曾有两员虎将,一个是狄青,另一个是种世衡。狄青因为后代小说、戏剧、评书的渲染,因此家喻户晓,声名远播。不过,在当年抗击西夏入侵的战争中,种世衡的名声和功绩却丝毫也不...
奇闻指数:863点击查看全文 >
从清末变法到民国年间,中国社会全面学习西方的法律制度。在20世纪30年代之时,随着帝制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,可以说,中国已由王法时代转向民法时代。 社会的变革毕竟不能一蹴而就,虽然中国学习西方律法建...
奇闻指数:1239点击查看全文 >
俗话说:三十六行,行行出状元。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期,不仅文臣武将名垂青史,就是其他人物在历史上也鼎鼎大名,正像现在人对著名歌星的崇拜一样,三国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气的音乐大师,他就是杜夔。 杜...
奇闻指数:1672点击查看全文 >
⊙富贵威武贫贱 清朝的六部,户部掌管财政,是最有油水的地方;吏部掌管升迁降黜,被官员们奉为神明。刑部执掌生杀大权,威风无比;兵部掌管选用武官,亦很有权。礼部负责礼仪事务,最为清贫。工部掌管营...
奇闻指数:1983点击查看全文 >
众所周知,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,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,首领便几乎无一例外的是男性,没有一位女子可以合法地继承皇位并且能顺利登基的,(一代女皇武则天,最初也是李氏皇家的一位嫔妃而篡权成功,...
奇闻指数:4553点击查看全文 >
历史上真实的虎符传奇 http://www.94677.com/qiwen/201212/7612.html 刘邦为什么不杀项伯 http://www.94677.com/qiwen/201212/7613.html 揭秘科学预言的末日灾难 http://www.94677.com/qiwen/201212/7614.html 玛雅预言指出2012世界末日时间?科学家辟谣...
奇闻指数:2397点击查看全文 >
汉灵帝刘宏(156~189年),东汉第十一个皇帝,公元168年即位;12岁当皇帝,当了21年。在其统治期间,党锢之祸兴起,宦官把持大权,公开标价卖官,肆意大兴土木,百姓难以为生,中平元年(公元184年)爆发了声...
奇闻指数:2259点击查看全文 >
19世纪中叶,两千年来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日韩三国,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,被迫打开国门,开启现代化之路。有三位女性分别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国家,慈禧太后,笃姬和明成皇后。 1853年,美国东印度洋舰队司...
奇闻指数:847点击查看全文 >
春申君(前314-前238)本名黄歇,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,是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。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、赵国平原君赵胜、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,曾任楚相。黄歇游学博闻,善辩。楚考烈王元年...
奇闻指数:1656点击查看全文 >
关羽指挥不当,终致地失人亡 关羽首战于禁告捷,使荆州军处于主动地位。在此情况下,关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,误认为固守樊城的曹仁已成瓮中之鳖,有必破之势,因而不是集中兵力迅速歼灭曹仁主力于樊...
奇闻指数:869点击查看全文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