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94677奇闻网 > 科技探索 > 手机访问:m.94677.net

终极能源聚变或成一场空梦:实验坎坷

来源:www.94677.net时间:2012-10-08 11:09:05奇闻指数:编辑: 手机版

 地基:反应堆将坐落在493 根基柱上,基柱顶端还加盖了钢和橡胶构成的减震器,以保证重达40 万吨的整个结构不受地表震动的影响。  

地基:反应堆将坐落在493 根基柱上,基柱顶端还加盖了钢和橡胶构成的减震器,以保证重达40 万吨的整个结构不受地表震动的影响。

  世界上最复杂的实验遭遇坎坷,通往终极能源之路何日坦平?

  撰文 杰夫·布鲁姆菲尔(Geoff Brumfiel) 翻译 庞玮

  1985年11月,美国“空军一号”抵达日内瓦时,那里的天气阴沉而寒冷。美国总统罗纳德·里根(Ronald Reagan)到此是为了会晤苏联新任领导人米哈伊尔·戈尔巴乔夫(Mikhail Gorbachev)。里根认为,当时世界面临核战浩劫的风险很高,于是想缩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日渐膨胀的军备库,而戈尔巴乔夫同样也意识到军备竞赛正在拖垮苏联的经济。

  但是,双边会谈很快陷入僵局。里根在苏联历次入侵别国的问题上指责戈尔巴乔夫,而戈尔巴乔夫则抓住星球大战计划,一个试图将所有来袭核弹头拦截在外太空的野心计划,来反击里根。会晤濒于破裂。到清晨5点,双方同意发表一个不包含任何实际承诺的联合声明,在声明的最后,几乎是脚注的位置,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加入了一个含糊不清的保证,即两国将“本着全人类的共同利益”开发一种新能源。

  上述脚注最终付诸实际,成为一个项目,时至今日,这个项目已经演变成可谓是21世纪人类最宏大的科学活动,一场复杂实验技术的“交响乐”。如果一切顺利的话,它将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能源危机。这就是ITER(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),全称“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”,它要在地球上制造出太阳,消耗50兆瓦的能量,却会输出10倍于此、达到500兆瓦的动力,所需要的仅仅是宇宙中最丰富的物质:氢。该项目将着眼于原理论证,希望最终描绘出的技术,能填满人类对能源的无尽索求。各个项目参与国的政治家对推动该项目的热情一直不减。

  但正如催生出该项目的首脑会谈一样,ITER也不孚众望。预算已经翻倍再翻倍,工程技术上的问题又总是被一再敷衍。一些技术流程也很繁琐,比如参与国不是集中资源一同开发,而是先在各自国家生产零零碎碎的组件,再运到法国南部ITER所在地去组装。整个过程好比一个人先从网上订购一堆螺母、螺栓和支架,然后试图在后院捣鼓出一架波音747客机来。结果自然如冰上行舟,将近一年前ITER还只是地上一个10多米深的大洞,直到最近才刚刚把约100多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填下去。项目投入运行的日期也从2016年推至2018年,再推至2020年底。首次净能量输出实验起码要等到2026年,此时距项目开工已20年。

  即便如此,ITER还只是这种公认新能源的序幕,就算ITER获得成功,之后还要建造第二代的测试反应堆,只有这些反应堆都运行正常,各地才会建造能够并网发电的核聚变电站。ITER只是第一步,整个计划将为期数十年,甚至上百年。该项目的支持者提出,从长远来看,为了满足世界对能源的持续需求,ITER是我们唯一的希望。但即便是这些支持者,也不得不打消对ITER乌托邦式的期望。目前看起来,该项目只是靠制度惯性维持着,毕竟对各国政府而言,做一个一成不变的参与者总比成为众矢之的的退出者要容易些。另一方面,该项目的每一次延期和预算超支都为批评者提供了更多的攻击靶子,他们形容ITER是一个浪费钱的怪兽,吃掉了眼下很多其他能源研究项目所急需的经费。两派虽各有坚持,但有一条却是双方的共识,那就是如果最后选择了ITER,它最好成功,千万不要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文章推荐:玛雅考古新发现 动物世界交配大全 贝尔米兹鬼脸 金字塔内能量之谜

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

本月排行

    科技探索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