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94677奇闻网 > 奇闻怪事 > 手机访问:m.94677.net

浪哨择偶与抛棕传情 布依族的传统婚俗

来源:www.94677.net时间:2010-10-19 13:45:17奇闻指数:编辑: 手机版


布依族的姑娘
布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。同宗不婚,不同辈分者不能通婚。
解放前,布依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。布依族家庭中父亲具有绝对权力。布依族青年男女一般在赶场中物色意中人。如果互相满意就上山对歌。布依族称之为“浪哨”。“浪哨”是会朋友的意思。这个社交活动不只限于未婚男女,巳婚者也可参加。这与布依族古老的婚姻制度有关,因为早婚“不落夫家”,实际上只是订婚。所以参加“浪哨”活动,对未婚者来说是初恋,对“巳婚”青年来说,如果他(她)对父母包办的婚事满意,那只是来炫耀唱歌的才能,反之,则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。“浪哨”中除唱情歌外,还唱苦歌、告状歌和逃婚歌等。过去有的青年男女对歌多年,情投意合,于是双双逃离家乡去远处安家;有的逃不出封建制度的罗网,便双双以死殉情。
布依族婚礼,新郎家在石板街上打起了年糕
结亲过程颇为讲究,一般要经过“择偶”、“订婚”、“要八字”、“结婚”四个环节。布依族青年男女,不论是自由择偶还是经媒人说合,缔结婚姻必须举行订婚仪式。一门亲事一经谈定,男方家马上择定日期邀请二三人携带礼物去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,称为“吃订亲酒”。
解放前,布依族有过“不落夫家”和“戴假壳”的习俗。即新娘在婚后,回娘家长住,有的住一两年或三五年,有的长达十几年。每年在农忙时节,回到夫家。如此往返,直到妻子怀孕,或长大成年,之后才到夫家定居下来。“戴假壳”是丈夫为了及早结束女方“不落夫家”生活的一种方法。用一种撮箕形状,内衬笋壳,外包青布的帽子往妻子头上戴,如果妻子被戴上了假壳,即可到夫家定居。这种婚俗,主要存在于扁担山区。
布依族的“浪哨”择偶与抛“棕”传情。
浪哨(唱歌)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。浪哨时要互甩糠包,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,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,十分好看。
按照镇宁一带的布依族旧俗,儿女还在背带上时,父母已经为他(她)们谈婚论嫁了。父母们经过“相亲”和订婚仪式,等到孩子有五、六岁大,就要举行婚礼,一切都隆重其事绝不儿戏,但是“婚后”新郎新娘都各自回娘家继续过他(她)们的快乐童年。而姑娘小伙子到了“浪哨”年龄,照样可以去“浪哨”,“浪哨”对象也不受限制。这种婚姻叫做“背带亲”。“不落夫家”的生活,直到姑娘长大成人(一般在20至30岁)被“戴假谷”才结束。
“假谷”其实是一种以竹笋壳为骨架,用蜡染布包裹而成的头饰。姑娘们因为舍不得“浪哨”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,多数都不愿带上“假谷”,所以在每年农历八月至四月间的“戴假谷”季节,布依村寨就不时见到“已嫁”姑娘被强行戴上“假谷”的“偷袭”行动。
“偷袭行动”多由男家的已婚妇女执行。她们择吉日带上礼品,到女家村寨埋伏,乘姑娘不备便突然把她强行抱住,其他人立即解开她的头帕和发辫,把“假谷”戴上。姑娘虽然又哭又闹,但一戴上了“假谷”,就标志着正式成为人妻,再反抗也徒劳了。不过,在未戴之前,即使姑娘愿意也不能不挣扎反抗,否则就会被人耻笑。
布依族传统婚俗
“戴假谷”的行动有时也会因为走漏风声或反抗过烈“众不敌寡”而失败的,男家只好另择吉日“再接再励”。按照族例,只要未戴上“假谷”,男家绝不可以强迫姑娘入夫家定居。有的男家屡战屡败,直到女家长辈觉得“女大不中留”了,就会协助男家“从内攻破”,使女儿戴上“假谷”,男家才终于娶得新娘归。
现在,“背带亲”虽已逐渐被自由婚姻所取代,但是“戴假谷”作为一种标志,则仍然保留了下来。当你见到布依女头戴类似长长簸箕的奇特头饰,便知道她已为人妇了。
姑娘出嫁这天,整个家族中的家家户户,都要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,穿上节日的盛装,准备好美酒,迎接客人的到来。布依族家有一种习俗,视舅父母、姑父母、姨夫母为贵客。贵客进门,由同辈人陪同进餐,受到特殊款待。表兄弟姐妹次之。由家族中专人另桌陪同就餐。其他客人由艺人陪同用餐即可。宾主互相饮酒对歌,谓之“出嫁酒”。酒后则按老少宾主的顺序到姑娘房里欣赏嫁妆。
饮完出嫁酒后,新郎家的接亲队才来接亲,吹吹打打,鸣放鞭炮,披红戴绿,欢歌笑语,抬着彩礼来到女方的寨子里。这时候,寨子里的青年们有意设置了很多路障。表示自己的姐妹出嫁舍不得。接亲队中有一个领头的叫“押礼先生”,负责说服工作,谓之“开路”。门口放了一个桌子,上放很多彩礼等礼品,由女方送亲的长辈或同辈清点数目。这时吹喇叭,放鞭炮,“押礼先生”饮下女方家备好的几大碗酒,然后新人才进屋。
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

本月排行

    奇闻怪事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