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94677奇闻网 > 考古奇闻 > 手机访问:m.94677.net

竟值天价的帝王墓陪葬宝物

来源:www.94677.net时间:2015-07-25 07:08:02奇闻指数:编辑: 手机版

 帝王陵墓内有千奇百怪的陪葬品,除了金银财宝之外,还有一些陪葬品也是价值连城。可能当初的墓葬主人没有想到随他入墓的物品有多大价值,但是对于后人来说,这是了解当时历史状况的重要依据。

  例如,殷墟出土的甲骨,是研究重要的商周历史的重要依据;例如,碑刻、字画、瓷器、陶器,这上面附录的文字,随时都可能透露出重要的信息。当然还有一些陪葬品为我们所不齿,鲜明的例子就是用活人陪葬,这应该算最为昂贵的陪葬品。

  陪葬宝物一:甲骨

  由发掘甲骨而发现的殷墟

  甲骨就是中国古代占卜时所用的龟甲和兽骨。其中龟甲又被称为卜甲,多用龟的腹甲;兽骨又被称为卜骨,多用牛的肩胛骨,也有羊、猪、虎骨及人骨。因而,卜甲和卜骨,被合称为甲骨。

 

 

甲骨

 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了占卜用的甲或骨,至商代甲骨盛行,到周初或更晚仍有甲骨。商周时期的甲骨上还契刻有占卜的文字——甲骨文。甲骨作为陪葬宝物,主要是在商朝时期。在商代,宫廷里会有一位地位极高的占卜官,他平时会准备好甲、骨,每当商王要决定一项活动,或询问一件事情的时候,他就会拿出一片甲或骨,在其背面挖上槽或凿上几个洞;然后用燃烧的木枝去炙,炙到一定温度,甲或骨会“卜”的爆开一些裂缝。

  占卜官根据这些缝的深浅或走向来判断天意,并向国王报告。国王即据此决定一切行动。事后,占卜官还要把该事的结果刻在这片甲骨上。这便是甲文,又称甲骨卜辞,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献记录。

 

甲骨文

  甲骨本身非常珍贵,因为它能预知吉凶,乃至生死,而且甲骨通常与巫术结合,所以商王希望死后也能带上这些宝物,可以得到鬼神的保佑,另外也是希望自己在未知的死亡世界里能够得到安慰和寄托。

  甲骨文的发现纯属偶然。1899年,清王朝国子监祭酒、金石学家王懿荣从一味中药“龙骨”上面,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古代文字。经过研究得知,这种“龙骨”有的是龟甲,有的是牛肩胛骨。后来,人们把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。由于最先发现甲骨文的是王懿荣,因此,他也被誉为“甲骨文之父”。

  实际上,甲骨文的发现之地——安阳小屯村一带,为商之首都,共经历了八代十二王,历时273年。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,因而此地也被称为殷都。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,便逐渐沦为废墟,后人称之为“殷墟”。

  甲骨文的发现,对于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。长眠于地下的王公贵族们,肯定不会相信,后人对于甲骨的兴趣,竟然远远大于同期出土的青铜器。

  陪葬宝物二:青铜器

  曾被炸成20块的四羊方尊

  青铜器,作为商周时期的又一大陪葬宝物,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普遍的。而且,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也颇多,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。同时,在商王的墓葬中,陪葬有大量的青铜器。这些青铜器部分是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,也有的是日常生活用品,比如酒器,等等。

  又如,在我国西南成都平原的三星堆,就发现了很多青铜器,这其中包括人面立人青铜器,以及造型奇特的青铜树等。此外,青铜器的制作还需要高超的合金技术,掌握好铅、铜、锡的比例,才能锻造出质量上乘的青铜器。所以,把青铜器作为陪葬品,一方面说明了墓主的地位和等级;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鼎器文化的崇拜。

 

 

四羊方尊

 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偏早的青铜器,属于祭祀用的礼器,也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。

  四羊方尊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以后,在1938年4月,被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的村民姜景舒发现。由于四羊方尊有着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色泽,让姜景舒以为挖到了“乌金”。于是,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参观、抚摸。为了避免四羊方尊被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损坏,姜景舒不得不请当地乡绅出面维持秩序。只是防不胜防,方尊一个羊头的细小的角尖还是被弄掉了,再也没找回来。

 

游人参观四羊方尊

  同年5月,黄材镇的一位名为张万利的古董商以400块光洋购得四羊方尊。但是,这400块光洋到了姜景舒手里,实际只有248块——中间已经经过当地保长、甲长和乡绅的层层盘剥。

  张万利买进四羊方尊以后,很快便转手到了长沙,随即被当时的政府没收,交由湖南省银行收藏保管。1938年下半年,湖南省银行为躲避战乱,西迁到湖南西部的沅陵县。不久,四羊方尊就在日军的空袭中,碎成二十多块。

  1952年,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的仓库中,找到四羊方尊的碎片。1954年5月,湖南文管会的文物修复专家张欣如修复了四羊方尊,1959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(今国家博物馆的前身)调至北京。至此,关于四羊方尊的曲折经历算是告一段落。

  陪葬宝物三:兵器

  楚墓同时出土勾践剑和夫差矛

  古代处于冷兵器时代,所以铸造武器非常讲究。尤其是帝王将相,他们的佩剑都是宝剑,而这剑更多的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。此外,很多人也非常喜欢剑,所以打造出的刀剑往往是精品。他们将剑等兵器看做宝贝,死后也不舍得离开,所以很多宝刀、名剑都跟着主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,以延续他生前的荣耀。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便是如此。

 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,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。出土时,此剑装在黑色漆木剑鞘内,剑与鞘吻合较紧,剑身寒光闪闪,毫无锈蚀。宝剑全长为55.6厘米,剑身长46.6厘米,剑格宽5厘米,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,内铸有间隔只有0.2毫米的11道同心圆。同时,剑身上还布满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,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,背面镶有绿松石。除此之外,靠近剑格的地方还有两行鸟篆铭文,是为“越王勾践,自作用剑”八个字。

 

 

勾践剑

  越玉勾践剑虽然已深埋于地下两千三百多年了,但至今仍然光洁如新,寒气逼人,锋利无比,二十余层纸一划而破,因而享有“天下第一剑”的美誉。可见《战国策·赵策》所记“夫吴、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,金试则截盘医”决非杜撰;《越绝书·宝剑篇》也曾记有名剑鉴赏家薛烛对剑的评论:

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

本月排行

    考古奇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