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94677奇闻网 > 考古奇闻 > 手机访问:m.94677.net

珊瑚记录唐朝时地球遭彗星撞击信息(3)

来源:www.94677.net时间:2014-02-09 07:14:00奇闻指数:编辑: 手机版

  “当时长安的‘土’,有可能是彗核碎裂造成的。‘其长亘天’也说明彗星进入了地球大气的范围。”孙卫东解释说,“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查找出了这些史料。我们国家古代重视观测星象,古代天文学文字记录的全面,常令国外同行深感羡慕。”这颗彗星有多大呢?孙卫东表示它的规模尚不足以与哈雷彗星相比。“如果是哈雷彗星这种等级的,有可能让大气中碳十四的量增长几十乃至上百倍,而不仅仅是增加1.5%。据估计哈雷彗星上一次通过近日点丢失约1.5亿吨的物质,其所含的碳十四可能已经接近大气中碳十四的总量。”

  珊瑚每天都在“写”地球“总结”

  为什么选择珊瑚做分析样本?孙卫东指出,珊瑚生长速度很快,每年可以生长20毫米左右,相比雪松的年轮,珊瑚的分辨率更高。在取样的时候,我们根据珊瑚的X-射线影像加密取样,每个年轮取25个样品,相当于每隔两周一个样品。这种高分辨率使得我们的分析数据能做得更加精细,与氧同位素分析配合,能将彗星撞击事件发生的事件锁定在公元773年的冬季,接近温度最低的季节。

  张兆峰也告诉记者:“相比之下,石笋的生长最慢,十几年才长1毫米,可以给出更长时间尺度的记录。雪松每年生长1毫米左右,其优点是可以准确定年。虽然在判断年代时,珊瑚不如雪松精准,但珊瑚在显示季节的变化上更为准确。珊瑚一年能生长15~20毫米,是雪松的十几倍。

  这就使得珊瑚样本有最准确的分辨率。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冬天长得比较慢,结构致密,颜色更深,而夏天长得更快,更疏松,颜色也较浅。根据氧同位素等可以勾画出其生长环境的温度、降水变化。形象来说,珊瑚不是一年写一次地球环境总结,而是每天都在写总结。珊瑚的这种高分辨率使得我们做的分析数据能更加细致。”

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

本月排行

    考古奇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