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94677奇闻网 > 考古奇闻 > 手机访问:m.94677.net

数十万年前“辽宁人”是怎么生活的(3)

来源:www.94677.net时间:2014-07-27 08:00:05奇闻指数:编辑: 手机版

  根据金牛山人的体质特征,我们可以基本勾勒出金牛山人的轮廓:身材较矮,体格强健,头部与猿人相似。上肢和手比现代人原始,不能像现代人那样灵活地从事各种活动;下肢虽然具备现代人的形状,能直立行走,但仍有些屈膝。

  金牛山人怎么生活?

  金牛山人过着穴居生活,洞穴堆积自上而下分为八层,人骨化石就处在第八层。第八层中含丰富的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,其中包括用火遗迹,说明当时已经能够控制火源。

  二十多万年前,我们的祖先还不会人工取火,他们只懂得使用自然火。那么,金牛山人是怎样保存火种,使之长时间不灭呢?考古学家在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里面发现了丰富的用火痕迹,包括为数不少的炭屑、烧骨和灰堆。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灰堆。考古学家在洞穴里共发现了11个灰堆,灰堆的平面和剖面都比较规整,显然是为了控制火而精心准备的。金牛山人在生火之前先在地面用石头垒起一个圆形的石头圈,以控制篝火的范围,类似后来的“灶”,然后在“灶”里烧烤食物。从遗迹可看出,灰烬分布于石圈内,灰烬层在剖面上首尾相连,说明当时的火种基本没有熄灭过。灰烬层的顶部、中部和底部分布许多石块,表面由于长时间烧烤而层层剥落碎屑或呈粉末状。这种保存火种的方法叫“土石封火”。

  金牛山人已经知道控制火源,砌筑原始的灶,生存手段包括对生熟食物的控制程度有了很大改善。可以说,金牛山人率先跨进了智人阶段。与元谋人(早期直立人)、北京人(晚期直立人)构成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。

  ■编后

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